以下摘錄自TechOrange網站,我認為比較精華的部份
- 以線上店為實體店的前測指標
2010 年秋天,Zara 的 Big Data 系統,向前邁開更大一步。
Zara 一口氣在六個歐洲國家成立網路商店,增添了網路巨量資料的串連性。隔年,分別在美國、日本建構網路平台,除了增添營收,線上商店強化了雙向搜尋引擎、資料分析的功能。不僅回報意見給生產端,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,對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訊息,雙方都能享受 Big Data 帶來的好處。分析師預估,網路商店為 Zara 至少提升了 10% 營收。
此外,線上商店除了交易行為,也是活動產品上市前的行銷試金石。Zara 通常先在網路上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,再從網民回饋中,擷取顧客意見,以此改善實際出貨的產品。
在實體的消費行為中,很難立即分析出不同消費族群的偏好。然而,網路上的行銷活動,消費者每一筆點選過的資料、停留時間、下單數量、單次購買金額,都會被記錄在交易系統內,送到 Zara 系統中樞建擋。產品區隔化和生產目標客群,不需要真正出貨,網路資料一覽無遺。
因此,Zara 將網路上的巨量資料視為實體店面的前測指標。會在網路上搜尋時尚資訊的人,對服飾的喜好、資訊的掌握,催生潮流的能力,比一般大眾更前衛。再者,會在網路上搶先得知 Zara 資訊的族群,進實體店面消費的比率也很高。Zara 選擇迎合網民喜歡的產品或趨勢,果然在實體店面的銷售成績,依舊亮眼。
這些珍貴的顧客資料,除了應用在生產端,同時被整個 Zara 所屬的英德斯(Inditex)集團各部門運用:包含客服中心、行銷部、設計團隊、生產線和通路等。根據這些巨量資料,形成各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),進而完成 Zara 內部的垂直整合主軸。
有什麼其他的心得,等我看了雜誌再分享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